2023年中,凌泰氪在成立两周年之际迎来了超亿元的再轮融资。创新医药研发企业度过了最初的两年,就如蹒跚的儿童步入少年,具备了自由行走的能力。
凌泰氪,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自2021年凌泰氪生物创建,“凌泰氪”三个字就展示出了创始人团队“凌空翱翔、国泰平安、高度差异”的雄心壮志。
争做“全球领先”并非空中楼阁
创始人三剑客之一,宋旭博士本身就是国际lncRNA领域的开拓者,他早在2004年就在国际上发表lnc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论文(PNAS,2004);2009年,又发表了2篇报道lncRNA-蛋白质复合物在小鼠及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及效应机制具有保守性的论文(PNAS,2009a、2009b),这是lncRNA领域国内研究者开展的早期工作。后面的一系列研究揭示了lncRNA 调节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以及在不同亚细胞区域发挥不同调节作用的新机制。这些成果,已处于领先水平。
以上工作在取得基础理论突破的同时,还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案,为后续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未来,公司将基于lncRNA领域深厚的科研积累,针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lncRNA这一具有壁垒的创新形式,建立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下一代核酸创新药物公司。
独特的“肝外递送”技术
目前,核酸药物开发缺乏靶向肝外组织的递送技术。LNP以及GalNAC是已被验证的高效靶向递送系统,而二者都基于肝脏特有的生物机制,即均为肝靶向。国内核酸研发企业大多是沿着LNP及GalNAC原有的方向在探索,缺乏靶向其他组织或细胞的递送技术。
凌泰氪生物成立2年来,已经构建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酸稳定性平台和肝外靶向递送平台,研究数据证明其在递送效率、安全性及使用剂量、器官靶向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核酸递送载体。基于技术平台的生物机制独特性,不但避开了核酸药物研发的专利壁垒,且在肝外靶向递送有广阔的延展性,并在lncRNA领域通过不断创新,建立属于公司自己的“护城河”。
我国创新药研发长期以来秉承“拿来主义”,即在FIC基础上进行me-too,me-better的跟随式研发,即便是研发龙头企业,也多采用一些已经被验证的靶点进行研发,从企业短期经营看无可厚非,但结果就是红海泛舟的不仅仅只是PD-1。大量药企均是跟进热门靶点研发,众多靶点药物上市前景难免重蹈覆辙。据不完全统计,PARP抑制剂已上市有6款,临床在研超过30余个;BTK已上市6款,临床在研超过60余个;KRAS G12C临床阶段超过20个……这就是创新药内卷的现状,一如十年前的大品种抢仿药百舸争流的局面。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幅缩减,专利悬崖未至,医保谈判降价先行,且,为巨幅降价。国产PD-1进入医保单支降幅多达80%;创新药收益成为难以预测的未知数,如何做创新成了众多医药企业共同的困惑。这就是群体性跟进研发的代价。
解决该问题,首先,需要提升创新力度,源创新、FIC更容易避免同质化竞争,且能够保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国际大市场获取并保障创新收益。时至今日,单纯的国内市场已经很难保障创新品种收益,而采取跟随式研发,创新力度不足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这类产品很难具备国际竞争力,差异化竞争优势是未来创新药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次,要充分提高研发效率,打组合拳,在聚焦疾病领域布局多个不同作用机理的产品,形成互补协同。
“乐高式”模块化成药体系
凌泰氪生物是聚焦lncRNA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型企业,是国际上为数不多掌握多功能lncRNA模块化药物核心技术的公司。是源创新,属于新的赛道、新的技术体系,可以依托平台技术积极开发 first-in-class(全球首创)或者 best-in-class(同类最佳)新药,而“乐高式”模块化的研发平台,可以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促进产品组合的形成。
从来就没有容易的创新。 从基础理论突破到产业化转化,凌泰氪也走过了很多崎岖坎坷。 幸运的是,创始人团队三剑客包括2位科学家及1位资深管理者,凌泰氪无论从科学学术的凝聚力还是从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无不散发着创新诱人的气息。各种创新因素培育下,凌泰氪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而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跌跌撞撞这2年,研发之路越走愈稳健。
4月,繁花落去,而果实悄然孕育。一如凌泰氪,经过2年的挥洒绽放,不懈努力,科研的果实亦逐渐成型。我们期待,2023年,在自主知识产权稳定平台及肝外递送平台基础之上,凌泰氪会绽放出新的变化。也许是源创新的新突破,也许是项目合作的新高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lncTAC 公众号